查看原文
其他

5·12特辑 | “十年,我们的记忆。”

风追司马 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2019-07-25


5·12特辑

十年,我们的记忆


2008.5.12~2018.5.1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北纬31.01度,东经103.42度。

龙门山断裂带的深处,大地的骨骼骤然断裂,致密的岩层化为致命的波澜,百年来一直默默养育着芸芸众生的土地在那一瞬间变得狞恶,一代代人亲手建立且安居的城市与村庄单薄得如海啸中的孤舟。

那天,在那短短的两分钟里,无数人的生命轨迹被彻底改变了。

转眼已是十年。

十年,短得仿佛昨日,长得如隔云端。历史是人类的记忆,看似广袤而无情的历史,却是由无数鲜活的个体记忆组成的。十年来,时间如流水般逝去,冲刷着脑海中的记忆,但是有些东西是注定不会被遗忘的,它不仅是个人的情感记忆,更是民族的集体伤痛,它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收到了很多来信,透过这些文字,我们能看到叙述者们在5·12记忆中体验到的震撼与感动。我们感谢这些来稿的叙述者们,借由他们的分享,这段记忆显出了它的温度,呈现了它的细节,更体现出了它的意义。

下面,让我们通过这些文段,缓慢但温热地,走入它、重温它。




离中心震区较近的地区的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场灾难的破坏力,也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灾难之中人们的脆弱与坚强。天灾固然可以摧毁建筑,无情地夺去人们的生命,但是活着的人仍在以自己的冷静和坚强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勇气。在灾难救援和重建的过程中,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乃至世界各地的救援和援助源源不断地到达灾情第一线,在爱的洪流之中,太阳仍会在崭新的城镇上再次升起。


@张瑞

四川省绵阳市

当时10岁

我叫张瑞,来自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沉抗镇石桥村,08年地震时我刚好10岁在读小学四年级,当时由于四、五大队的学校校舍条件差,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到六大队读小学(我的具体位置是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沉抗镇四大队十队,我们那块是分成四个大队和十个小队,队即是一个村,四大队分别是四大队、五大队、六大队、七大队,而我们的集市是在六大队,所以六大队是除了镇上唯一一个发展比较好的地方。)。说是小学,但跟普通住宅没什么区别,因为并没有学校必备的操场、食堂,使用还是农村常见的旱厕。教学条件相比现在很差,但并不妨碍我们把每天都过得乐呵呵的,仿佛一件小事都能开心很长时间。

地震发生的那天,一切照常并没有什么特别,上午上课、中午午睡。当我像往常偷眯着眼睛等待午觉铃响时,却感觉到书桌轻微的晃动,刚开始以为是调皮同桌的恶作剧,但同样的情况却再次发生,这时候就感觉到一丝不对劲。这时教室外面一阵嘈杂声,有老师跑进教室大喊:“同学们,地震啦,赶快跑到院子里安全地带去”。此时地面开始不间断地晃动着,虽然疑惑、惊慌,但我和其余同学都在老师们的指挥下撤离教室跑到院子里。跑出教室观察周围才发现午睡前晴朗的天空变得暗淡、阴沉,而昔日充满琅琅书声的教室在地震中摇摇欲坠、砖瓦狼藉,四处充满了疑惑、惊慌、不安的人群。

这时地面突然剧烈抖动,但我的同桌还沉浸在睡梦中,对周围的骚乱毫不知情。这时候我们的语文代课老师苏老师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将他抱了出来。地震结束后,我们全校学生在老师们的组织下安全地回了家,老师告诉我们可能这次会停课很久,让我们在家安心等待的同时不要忘记学习。回到家后,为了预防余震,我们在外面搭棚子睡觉,并在旁边倒放啤酒瓶以示警戒。后来几天,电力和通讯逐渐恢复,我跟在广东打工的父母通了电话、报了平安,也在电视机里面了解到我们省内一个离绵阳不远的地方遭受了比我们更大的冲击和破坏,并在电视和广播中了解到反常现象的出现竟是因为一个叫“地震”的东西。

后面的事情基本就是灾后重建工作,因为我家当时还是土泥房,所以地震中受损较大,善后工作也比较复杂。2010年我考入绵阳中学遇到我的高中班主任,他告诉我08年正好是他参加高考的那一年,因为地震,川内考试延期,但川外大学的录取工作照常,所以那一年尽管他考了我们那里很靠前的名次,但也只能报上西南大学,他的其余同学都是二本院校,听的我一阵唏嘘,替他也为他的同届感到惋惜,尽管现在对他们来说在帐篷里紧张复习可能是个独特美好的记忆。后来在去年我跟着父母参观了北川地震遗址,再次回到当年的场景中。到记忆渐渐淡薄,也觉得地震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害怕,因为自从08地震之后我们绵阳市采取了一些措施,像学校基本每隔一个月都要进行消防演练,并且房屋建设的标准更加严格,使得我们的防震抗震意识更加强烈。

最后我非常感谢我的小学老师们,感谢他们在危机时刻能想到学生,把大家组织撤离出来,还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了我的同桌。通过这次地震我明白了灾难是可怕的,但最重要的是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应对。

@雷曼仪

重庆市

当时10岁半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距离四川省东部的重庆市有一定距离,但由于震级大且四川独特的地理特征,所以每一次余震都感觉强烈,并有个位数的人员伤亡(多是并发自然灾害,如滑坡等)。

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在上音乐课,老师姓张在教授《明天会更好》一歌,这些细节我仍清楚记得。老师年轻,且自唐山大地震后至此时中国并未再次发生超大型地震,所以当地震来临时,老师只抱怨了一句:“这施工咋动静这么大!”后,吊扇的扇叶开始疯狂转动,她意识到情况不妙大吼:“从第一列往外跑!快!看什么看!跑啊!”年轻女老师跟在我们队伍后面,用音乐老师天生的大嗓门指挥我们到了操场。此时操场上已有不少学生和面容紧张不安的老师。人群中从高年级队伍那边传来几声“是地震!”“会不会死人?”的大声议论。主席台上是校长和几个副校长慌忙来回走动的身影,隔了一会校长又通过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系着红绳的大喇叭朝我们喊话,时隔多年喊了啥我已记不清,不过我猜大致意思就是让我们安静等待、保持队伍秩序、不必害怕。那时候我还用着中兴的小联通,算是同学中“时髦”一族,大家都想跟我借问候一下家中情况,平时“抠门”的我也主动贡献出宝贝。现在想想,年纪尚小的孩子第一件事是想到与家人联系,是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儿。

后来我们被各自父母领回了家,也不知在没有微信、(父母一代)QQ也不算普及的2008年,学校是如何做到迅速通知家长的。后来几天余震不断。政府通知各街道,街道再通知各家庭,每一个片区都有固定的大型空地避难场所,如学校操场、公园健身地、滨江河堤等。每一次都有条不紊,各大超市乃至小商铺都主动拿出仓库里、货架上的泡面、矿泉水、牛奶、面包分发给大家,警察在各个楼道里巡逻害怕有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无法自行疏散,政府在空地上也设有饮水处,保证热水供应。

当余震渐消,救援工作深入开展后,学校组织了一次捐款活动。每个教室的投影仪上都在直播地震救援现场的画面,当温家宝爷爷和胡锦涛爷爷两人眼眶里含着泪手握在一起的时候,教室里的同学都抽泣了,其实事过如今,我无法会像那种感觉,无法解释为何大家会哭泣。

当救援工作彻底结束,开始进行灾民安置工作后,我所在的小学接收了39名来自灾区不同年级的小孩子。他们被安排在不同老师的家中,在看地方频道时,也记得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提到,重庆是接收灾民的重镇。不过我们班当时没有一个同学加入,所以无法提及其他情况。

已经过去10年了,我的记忆力很好,不过有些画面已经模糊,上述三个画面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这是一场灾难,不过也是中华民族的“大爱”答案。

《明天会更好》那首歌我依然会唱。是的,明天会更好。


5·12汶川大地震中遇难者

对于地震波及范围之外的人们来说,地震的震情,只能依靠大众传媒。隔着电视、网络、广播,一波又一波灾情传达出来,与之一起传递的,是全国各地无私的支援和真挚的祝福。纵使相隔千里,大家心手相牵命运相连,在无情的天灾面前,大爱的温暖在人间流淌。

@水火人

当时9岁

十年前,我九岁,早已开始记事,对于5.12地震,存在着一些关于我们这些非处于那个环境下千里之外的普通百姓的记忆。

家在农村,小时候对新闻也不咋关注,只知道学校当时组织捐款,说是为灾区孩子献爱心,后来听大人们说了具体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地震”这个词好像就是从那时开始知道的,以前从没有听说过,也从没有主动的了解过。学校组织捐款后,村里开始在村头弄了募捐箱,也或许就是从那时我知道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含义。之后我就开始有意识的关注有关地震的新闻报道,看着新闻上播着身穿迷彩服,护士服,红色背夹的人们在奉献着,就深深的能感受到爱的力量。同时也祝愿着这些受到突如其来灾难影响的人们能顺利度过难关。

2008年的汶川地震让我初次认识到了在天灾面前,人类的无奈,但随后而来的便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无敌。

爱让我们凝聚,爱让我们勇敢,爱让我们重生。

祝那些人儿们永远美好,愿世界再无灾难。

@周展鹏

当时就读于西安市庆华小学六年级

从小就喜欢迟到的我偏偏那天早到了十分钟。

当时我们刚搬新家,从新家到学校也就几分钟的路程。

那一年我小学六年级,即将毕业,但对毕业考试尚无一丝恐惧,我清楚地记得那天下午我夹了一本《航空知识》去学校,以应对枯燥的数学、语文还有一节班主任讲的不知道什么课。

坐定不到五分钟,桌子开始晃,平时见惯了前桌的这类把戏,于是冲着他的凳子猛踹一脚,前桌回头无辜的看着我说:“我没晃,是前面晃”。我往前瞟了一眼,前桌的前面根本没坐人……

就在这个时候,学校管后勤的一位男老师跑到教室门口大喊:“地震了,跑!”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抓起书就跑,毕竟,这意味着今天下午我可以不用上课了。

等大家叽叽喳喳的跑到操场上,男生聚成一堆商量着下午去哪儿玩,女生也聚成一堆但商量什么我就不知道了。过了一会儿班主任来了,在她说的一大堆话里我仔细的确认了六个字“今天下午停课”。

第一个来接我的是外公,外公和“周科长”(一位和外公年纪相仿的老人,小时候瞎胡闹跟着外公乱叫后来也就一直叫习惯了)他们原本在家属楼下打麻将,一看街坊四邻都跑出来才知道地震了,然后外公就拎着马扎一路小跑到学校来接我,爷孙俩在学校门口找了棵大树挨着坐下,我把《航空知识》摊开,一如既往的和外公谈天说地,一直到父亲把我接回家。

地震第一天的我其实挺开心的,反正亲人都没有受伤,又不用上课也没有布置作业,但第二天的新闻让我逐渐开心不起来了……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六十多岁的温家宝总理略带哭腔的向军人们讲话:“是人民养育了你们..……”接下来就是空降兵们在大雾和不知道地形的情况下跳向灾区侦察灾情,再后来电视上播了汶川地震灾区的画面,然后我就再也开心不起来了。

那一年六月的小学毕业语文考试,我的作文题目就是温总理在灾区一块小黑板上写的四个字“百难兴邦”,虽然当时不知这四个字的沉重,但后来我记得我告诉外公,以后我也要做一名解放军“兴邦”。

不知不觉,十年……

随口会说出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那些一起咋咋呼呼的小伙伴们早已长大成人各奔东西,

外公也在今年我生日的那天下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时间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他总是会让你在特定的时刻想起过去,虽然过去无法复原,甚至伤痛也已经平复,但我们总是要去怀念,怀念十年前那场灾难里所有离开的生命,怀念十年前陪伴我们但现在却离开的人……

我坚信,铭记是为了更好的延续。


 在被地震波及的区域里,当时还年幼的大家经历了地震的恐惧,那个原本只存在于“安全教育课本”里的名词真切地发生了,且猝不及防。地震打乱了原本的生活步调,留下了特殊时期的独特记忆,也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但是纵然渺小,大家仍然坚强冷静,坚定地为更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手。

@赵雨笛

西安临潼

当时9 岁

我叫赵雨笛,2008年时在西安临潼就读小学三年级,也就是9岁的年龄。我记得5月12日那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一切都很正常,看似又是普通的一天。

到了下午上午自习时,数学老师正在讲题,我的桌子突然摇晃起来,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地震,因为之前我接触到的地震只是一种概念。我以为是同桌在恶作剧,于是我责怪同桌,让他不要再摇桌子,但我看他时,他也以同样的表情看着我。我感觉不太对,朝头顶看去,风扇,灯都在摇动,往窗外看去,一个铁架子在不断摇晃。但到这时,我依然没有这是地震的想法,直到楼底下响起了哨声,有人大声喊地震了,老师立即让我们往下走。当时我们都没有认识到可怕性,像玩一样说说笑笑朝楼下跑,楼下已经有很多人了,学校组织我们在操场坐下。当时有老师似乎是晕倒了,我还过去搀扶了一下,之后学校就宣布放假,我只记得是一阵欢呼声。

回到家后,楼下有很多人,建筑什么的倒都没有受损,家里也没有一片狼藉,基础设施也都无恙,水电正常供应。当时的信息传播速度慢,在新闻联播前不久,才知道是汶川这个地方地震了,记得当时说是7.0级,后来修改为8.0级。新闻联播是头条消息,有一些灾区的画面,但还不多,之后的近一个月,每天新闻联播都大幅报道地震场面和英雄人物(印象深的是可乐男孩,敬礼男孩,林浩,还有负面教材范跑跑),之后还举办了一个晚会。当天晚上,因为害怕余震,不敢在家睡觉,来到了临潼郊区,在车上睡觉,晚上1,2点才敢回家,只记得回家后睡得特别好,并没有什么心理阴影。

第二天正常上课,不过大家都在讨论此事,也有些谣言传出,说是还有大地震,搞得人心惶惶。当时最喜欢的游戏赛尔号也为此关停,网站上也尽是白烛。学校还组织过捐款,记得我当时捐了20元。汶川地震的影响直到奥运会才逐渐消失。

@后台留言

当时读五年级

5.12那天,我是读五年级吧,当时趴在桌上睡觉,感觉桌子晃动,还嘟囔前桌别动。后来有人大喊一声地震了,我们就从楼上跑下来,来到操场感觉没有动感了,居然傻傻的爬上楼取书包。当时就被校长给骂了,那会儿还不服气,现在想想,校长该是多担心我们呢。学校组织募捐那天,二表姐给了我两毛钱,我投到募捐箱里面,特别有成就感。再后来有彝良地震,玉树地震,鲁甸地震,我就时长感叹原来世事无常真不是说说而已,好多好多事说不定就发生在你身边,在下一秒。



5·12大地震纪念碑


“人们记起了,对于自己来说真正宝贵的是什么,作为一个人,心里真挚的同情与关爱是什么样子。”


十年已经过去,我们依旧记得,历史也将会记得。

我们记得,记得我们的渺小,记得我们的坚强。我们记得那些逝去的岁月和人们,我们在深夜回想,然后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迎着朝阳擦干眼泪,走向未来。

生活在现代城市的重重包围之中的人们享受着文明带来的安全和便利,在人与人的勾心斗角之中被消磨得圆滑,在精致的利己思想中沉沦,在日复一日的老调重弹之中变得麻木,但是在这场灾难中,人们记起了,对于自己来说真正宝贵的是什么,作为一个人,心里真挚的同情与爱是什么样子。人们记起了对自然对整个世界的敬畏,也记起了自己如何拿着那些渺小却光辉的意志筚路蓝缕拓业开疆,而正是这样,人类的文明得以代代薪尽火传,走到了今天。

今天,就让我们用我们的记忆来纪念,我们无愧于逝者的希冀和过往的苦难,我们永远不忘,我们继续前进。

 



图文整理/梁曼靖

责任编辑/付佳宁

审核/高源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